2009年10月19日星期一

好男人必学宠女人10要素

好男人必学宠女人10要素

  一、男人千万要记住,自家女人绝对不要拿来和别的女人比较。
  不要老说别人的老婆如何如何好,别数落她不漂亮,她能嫁给你那是你的福气,你还这么说,真是很不应该。对大多数女人来说,听到自己最爱的人说她的一句好那是比所有人说她的好加起来还受用。何况,爱她还忍心伤害她吗?
  二、不可以三天两头的冷落她。
  女人都是敏感多疑的,她会把很多事情往消极的方向想。
  其实出门前的一个蜻蜓点水的吻、回家推开门时的一个拥抱都会让你的女人以后想起来感动万分,这些对于男人一点都不难做到,不是吗?记得在你难过时告诉她让两人一起分担,在她难过时要牵着她的手把手心的温度传给她。
  三、不要摆脸色给你的女人看,一个对女人使脾气的男人是很可恶的。
  你在生意场光鲜整洁,她在家中忙里忙外的,繁忙的家务已经让她有了一肚子火了,你应该要知道就是因为她在你背后所做的这一切才能让你无后顾之忧。试想一男人下班后回家说:老婆,你忙了一天,辛苦了!女人笑笑说:没什么的,你才辛苦呢!那是多么和谐的一幅画。
四、男人走到一起是比工作比职位,女人走到一起是比男人比孩子。
  所以在她的女友面前一定得表现出你对她的宠爱和疼惜,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公主,拥有了会让所有女人嫉妒的那份完整的爱。如果她是一个明理的女人,她肯定也会在你的哥们面前给足你面子,让你在朋友面前做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
  五、和男人喜欢看美女一样,女人也喜欢看帅哥。
  你可以吃醋可以生气,可是一个真爱你的女人其实看到帅哥的时候的心境比男人看到美女时的心境更加单纯,她只是看到一些美好的东西有些感叹而已,就像是看到一幅美的图画一样,不像男人那样会有更多的幻想。
  六、老婆是娶来疼的,有修养的男人是绝对不会打老婆的。
  如果真爱她那就一定要尊重她,不能随便动手。如果你已经不爱她了,那么你就摸摸自己的良心:我还能让她幸福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放她走吧,让她找个真正能对她好的人。让自己别再错下去也让她自由吧!
七、女人喜欢男人的大男子主义,这样让她们觉得很安全。
  可女人更抵挡不了男人的温柔,如果说女人的温柔是对付男人的利器,那么男人不经意的温柔对于女人绝对是可以说是核武器。但是女人也有自己天性那就是天生的母性情结,她偶尔会把你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处处宠爱着,但你要记住不要得寸进迟。
  八、家庭永远是第一。
  男人固然要对工作负责,却也要有职业道德,要从工作中得到乐趣,但不要做工作的奴隶,我们工作是为了更快乐地和家人在一起,享受生活很重要,记得不定时地和你们妻子和你的孩子一起享天伦之乐。
九、爱人的父母就是自己的父母,将心比心,爱屋及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只要内心深处真正感到这就是我自己的父母,心理上对老人依恋亲密,老人会感受到这份真心的。何况,人老了很象孩子,只要象哄孩子般哄老人开心就好了。我们自己也有老的一天,要做好下辈的镜子,让他们知道怎么去尊敬老人。
  十、两个人相处切记要坦诚、信任、宽容、理解。
  不可事事隐瞒但也可在逼不得已时说些善意的谎言,个中尺度自己把握。多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看一件事,想想她的处境,体会一下她的为难之处。记得:你是她最爱的人,你要理解她,支持她,在她犯错误时要宽容以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2db6270100f5ye.html?tj=1


2009年10月18日星期日

[转]女同运动:分歧与联合

女同运动:分歧与联合

性少数女性和女性主义者并不总是志同道合,双方不仅存有分歧丶甚至产生误解。但这些分歧和误解正是对女性自身的多样性的最好说明。早在1995年北京世界妇女大会期间,就有多个非政府组织提议将「反对基于性倾向的歧视」列入大会发表的《北京行动平台》,但迫于多国政府的阻力,最后仅被化减为女性的「性自主」。

《女同运动:分歧与联合》(Lesbian Movements: Ruptures & Alliances)是「国际男女同性恋联合会」(ILGA)于2009年推出的一本介绍女同运动现状丶经验及策略的读本。书中收录了全球多位运动人士的谈话,呈现她们在女同团体丶公民社会及人权机构的感想和故事。本文编译该书精要,愿能对希望了解国际同运态势的国内读者有所帮助。


ILGA小传

「国际男女同性恋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Lesbian and Gay Association, 简称ILGA)是一个世界性的组织联盟,由致力于争取性少数人群平等权利的全国性组织或地方性组织联合而成。

ILGA于1978年成立于英国,当时名为「国际同性恋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Gay Association,简称IGA)。1986年,更名为「国际男女同性恋联合会」(ILGA),并不断完善机构设置上的性别平衡,设立了男女各一的秘书长,男女各一的六区域(非洲丶亚洲丶大洋洲丶欧洲丶拉美/加勒比丶北美)代表,增设妇女代表和跨性别代表,并将组织名称全写为「国际男女同性恋丶双性恋丶跨性别丶中性人联合会」。

截至2009年,ILGA的成员组织共计670个,分别来自110个国家。ILGA的宗旨是争取人权丶反对基于性倾向和社会性别身份的歧视。ILGA以世界理事会及其下的各区域理事会为基本组织架构,各类代表均为大会推选的无薪职位。2009年ILGA仅有4位全职雇员,很多工作由实习生和志愿者完成。

成立三十年以来,ILGA可谓硕果累累,这些成就中包括:

1990年,促使世界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名单上剔除;
1991年,说服国际大赦组织给予因性身份而遭监禁的男女同性恋者「政治犯」待遇;
从2005年起,在联合国人权大会上组织性少数运动人士进行讨论;
2006至2007年,推动《日惹原则》(Yogyakarta Principles)的出台,该文件成为了与性倾向及社会性别身份相关的人权事务的国际法范本,被广泛应用于对国际组织进行政策游说;
从1993年至今,ILGA或其成员组织多次入选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该理事会是全球首个让非政府组织在联合国层面发挥作用的舞台。


2008年11月,奥地利维也纳,第24届ILGA世界大会代表合影。


女性主义的启发

女同志一直以来有自己的阵地,但不容否定的是,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运动丶也作为一种分析社会的理论,对女同志也大有启发。总体来说,两性在社会丶政治和经济上的平等是女性主义者的普遍追求,但女性主义自身也是门派林立丶众说纷纭。因此,要简单地定义女性主义是很困难的,而对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人生经历的个人来说,「女性主义者」这一称谓也有着不同的内涵。尽管如此,纵观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大致地划分出三次浪潮还是可行的。

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出现在19世纪末丶20世纪初,主要发源地是英国和美国,随后欧洲丶拉美丶澳洲的其他国家也加入其中。此次浪潮以争取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为中心,尤其以争取男女平等的选举权的斗争为典型。

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特点是对文化和政治领域的诸多不平等现象的抗争。这些不平等反映在男性至上的父权制社会结构的方方面面,例如两性在法律丶性丶家庭丶工作丶生育权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

第三次女性主义浪潮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一直持续至今,主要的趋势是向行政层面和学术领域进军。1995年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就是这一趋势的集中表现。这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另一特点是许多女性主义支流的崛起,例如黑人女性主义丶女同志女性主义丶拉丁裔美国人女性主义等等,这些支流往往和反种族主义运动丶反资本主义运动以及同性恋/酷儿运动形成共生关系。

性少数女性和女性主义者并不总是志同道合,很多时候,双方不仅存有分歧丶甚至产生误解。但这些分歧和误解正是对女性自身的多样性的最好说明,因此值得关注。

早在1995年北京世界妇女大会期间,就有多个非政府组织提议将「反对基于性倾向的歧视」列入大会发表的《北京行动平台》(Beijing Platform for Action),但迫于多国政府的阻力,最后发表的文本中这一诉求仅被化减为女性的「性自主」。

无独有偶,在2005年的《妇女环球人文宪章》(Women's Global Charter for Humanity)中,「反对基于性倾向的歧视」再次被排除在最终文本之外,原因是一些保守主义政府从中作梗。尽管如此,由此引发的讨论却让越来越多的人赞同这一观点:每个人类个体都有权主导自己的性丶有权选择自己的伴侣丶有权选择是否结婚以及是否生育等等。

性少数女性作为女性中更为弱势的群体,其权利本应得到伸张,但在相关国际文件中,常常甚至连女同志的名称都不曾提及。因此,在女性主义运动中,性少数女性若能表明自己的身份和诉求,将是很有意义的。虽然不是人人都有条件这样做,但出柜的女同志越多,她们自己的生存空间就越大。而同时,同志运动中的女性也需要具有女性主义的思考,因为它的反父权丶反资本主义和反种族主义的视角往往很能带来启发。


男人的进化(上)和女人的进化(下)


下面这份《如何在男人当家的组织中站稳脚跟》的小贴示,女同志们颇可借鉴:

1丶别用男人的标准量自己,要从容不迫,保持个性。
2丶胸有成竹再行动,没信心时也要显得镇定。
3丶别让自己疲于奔命丶费力不讨好,要有尊严。
4丶远离蜚短流长,深入认识真相。
5丶不要总当跟班,自己要有主意,重要问题别妥协。
6丶不要害怕争论,要据理力争丶以理服人。
7丶遇到小人须冷静,要不卑不亢,委曲求全只能让对方得寸进尺。
8丶不要甘当二等公民或者保姆杂役。
9丶不要参与男人的游戏,更要当心变成男人游戏中的棋子儿。


多重身份,多重歧视,多重抗争

以下,本文将介绍那些生活在具有强大宗教势力丶或历史上种族主义盛行的国家的性少数女性的处境。这些女性所承受的压力不仅来自她们的性身份,更来自她们自己的信仰丶种族等其他身份。

2008年雅加达酷儿电影节海报,2009年南非同志电影节海报

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国家,虽然实行政教分离的社会制度,但1998年的动乱以及其后的经济困境导致了原教旨主义的抬头,原教旨团体利用伊斯兰和道德之名谋取权力,对妇女和性少数人群多有攻击。

面对原教旨主义的威胁,东南亚的不少同志团体认为,伊斯兰势力是女性主义和同志运动的最大敌人;但也有一些团体认为,这种简单的归咎是和恐同心理一样的「恐伊斯兰」心理。鉴于此,马来西亚的组织「伊斯兰姐妹」(Sisters of Islam)正在用进步的观点重新解释古兰经。而印尼的一些穆斯林女性主义团体和学者也支持性少数者的人权,还把伊斯兰和同性恋视为并行不悖的事物。她们认为,伊斯兰教义的精髓在于要使人具有人性,在于对人的深刻尊重,这种尊重不因种族丶肤色丶社会地位丶社会性别身份和性倾向而异。只要这种社会性别身份和性倾向也代表着对爱的分享丶而没有代表暴力,那它就仍然符合伊斯兰的教诲。

除去原教旨主义势力对伊斯兰的盗用,一般穆斯林对性少数人群的误解通常是出于无知。异性恋者常常不了解同性恋是怎么一回事,就像很多同志一开始并不了解自己丶甚至现在仍然生活在内化的恐同心理之中。

面对这种情况,印尼的一些同志活动家认为,最有效的策略是开展「快乐政治」──对社群外,运用生动幽默的方式进行对话沟通;对社群内,借助体育运动等手段营造安全空间丶构建活力团队。

南非废除种族隔离丶建立民主制度仅有二十年历史,种族主义的压迫让南非的性少数活动家对基于多重身份的多重歧视深有体会,同时,这也促使他们将争取性少数者的人权纳入更广泛的丶为正义和平等而进行的斗争。

南非宪法名文规定,禁止基于性倾向的歧视,这使得南非在立法上走在了世界前列。但同时,南非又是世界上妇女遭受强暴比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针对性少数女性的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尤以通过性侵害和谋杀来「矫正」外表「出格」的女同志的行径最为令人发指。这一切,都折射出南非近年来的经济危机所导致的社会问题──福音派信仰抬头丶退守传统的趋势增强丶狭隘民族主义和部落主义卷土重来丶道德保守派得势等等。同时,它也表明,南非未能在司法上切实保障宪法所允诺给公民的权利。

南非的同志团体和人权组织一直在努力改变这一状况,他们宣称,只要司法体系对犯罪的惩治不力,罪行就会一再发生,那么,立法行动所希望带来的社会变革就不会真正实现。

而在更多的「南方国家」──非洲丶亚洲丶拉美和加勒比等等,贫穷丶失业等普遍的社会问题使得同志运动从一开始就要求改善性少数人群的经济处境和社会地位。在这些国家,宗教丶文化和传统往往更容易遭到挪用,成为人排挤人丶人压迫人的工具。因此,很多同志团体选择了加入更广泛的社会运动阵营,争取主权和社会公义,探索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替代模式等等。这不啻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跨性别,无人理解的性别?

通常所说的性少数/同志人群,在英文中一般对应LGBT(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gender),即男女同性恋丶双性恋和跨性别。四者中,跨性别身份因为生理性别丶社会性别丶性倾向等诸多概念的犬牙交错,所以更少得到人们的清晰理解。对跨性别者的误会和负面对待,甚至在性少数社群内部也屡见不鲜。


来自博茨瓦纳的ILGA跨性别代表(中)


大多数男同性恋者对男变女跨性别者的态度是一种表面的接纳或者勉强的宽容,他们通常不会去认真区分跨性别群体所包括的变装者丶变性者丶跨性别者(crossdresser, transsexual, transgender)等不同身份的根本差异,而仅仅用他们家长式的逻辑,把跨性别群体视为需要保护的柔弱之辈。同性恋男人终归还是男人,有些时候,男人的傲慢让他们不屑于去理解多种多样的社会性别身份和千变万化的性别表达。

而对于女同性恋者来说,跨性别者带给她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迟疑和敌意。她们很容易认为男变女跨性别者是些假冒的女人,他们永远不可能真正成为女人,因为他们生来具有男儿身。而女变男跨性别者常常被认为是女性群体的叛徒,因此将被无情地剔除出去。这种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为偏见和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但是,女同性恋者多少还有耐心去了解跨性别问题,去尝试认识性别身份和性别表达的多样性。

而当我们讨论社会性别身份和性别表达的时候,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是:难道一个外表阳刚的女性,非得要借助内在的男性社会性别身份,或者说,非要声称自己拥有男人似的的心理,才能使她的外表合理化吗?难道说,我们一定要把一个具有阳刚气质的女性形容成「像男人」,而不是承认,一个女人也可以具备阳刚之气?


非洲女同志游行,标语道「女同性恋是真正的女人」


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扩充关于性别身份和性别表达的知识。自由选择性别身份和自由进行性别表达作为一项基本人权,也在逐渐被更多的国际组织或国家政府所承认。同志运动的发展,终归离不开对同志社群内部多样性的承认和接纳;女同运动的成长,也一路伴随着对女性自身的复杂性的正视和善待。

本文原载:同语

http://www.fridae.com/newsfeatures/2009/10/06/9220.?n=n

我的观点:

对任何事物,也许我们都可以去试图理解并给予最起码的宽容,因为我们同样需要别人的宽容。